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以往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只好以切除子宫的代价来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危重时,甚至没有切除子宫的机会。有的患者虽然挽救了生命,但由于休克时间过长而留下了严重的并发症――席汉氏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出现则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可以简单、安全地解决此危症,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是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效果被称为“戏剧性效果”,由于其简单、安全、止血迅速彻底,在有条件的医院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病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以宫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治感染。
1、保守治疗: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填塞;软产道裂应及时修补裂伤;胎盘因素则根据情况采取剥离、清宫等(胎盘植入的处理见下文);凝血功能障碍则在去处病因后,使用药物改善凝血机制。
2、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可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必要时切除子宫。
3、介入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根据情况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以上三种方法比较,介入治疗具有适应症宽、创伤小、止血迅速彻底、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等优势,应作为产后出血保守治疗失败后的首选方法。
适应症: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关键在于把握好介入治疗的时机。
1、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各种难治性产后出血。
2、产后出血量达1000ml,经积极保守治疗仍有出血倾向者。
禁忌症:
1、合并有其它脏器出血的DIC患者。
2、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不宜搬动的患者。
分享:
胎盘是妊娠期间胎儿附属物中最主要的部分,胎盘负责完成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营养气体等物质交换,其功能非常重要。
胎盘的位置取决于怀孕初期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受精卵在进入宫腔后,根据宫腔的形态,受精卵会发生随机的着床。着床后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胎盘。根据受精卵着床位置的不同可以将胎盘分为:子宫后壁胎盘、子宫前壁胎盘、子宫底部胎盘以及特殊部位的胎盘。后壁胎盘是指在怀孕初期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后壁进而发育成胎盘。这种后壁胎盘是正常的胎盘类型,不需要过度担心。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建议患者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胎儿彩超来监测胎盘位置的变化。如果随着胚胎的发育胎盘位置逐渐下降,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部分会因为胎盘位置较低而出现阴道流血症状。
综上所述,后壁胎盘仅仅是由于受精卵着床于后壁而产生的,属于正常的位置,不需要特殊处理。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