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成年女性的子宫重50g,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其上端隆突部分称宫底,宫底两侧为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据有关文献报道35以上女性其发生率为40%,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食品卫生越来越潜在的危险,很多疾病趋向于年轻化。
病因:
1、与女性激素水平相关;
2、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3、子宫肌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随着月经周期不同雌激素水平二变化;
4、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
分类:
按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宫颈肌瘤;
发生于肌层的肌瘤又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黏膜下肌瘤(占10-15%)。
症状: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如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部包块: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扪及包块
3、白带增多;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5、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
6、不孕:可能是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
7、继发性贫血:长期月经过多所致。
分享:
胚胎成功种植很大部分依赖于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种植过程包括了成熟囊胚与受激素影响的子宫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子宫结构的异常,例如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息肉,均可能导致不孕、种植失败或流产。子宫内膜息肉是最常见的子宫结构异常性疾病,在不孕女性中发病率超过11%。
子宫内膜息肉影响着床的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腺体及间质对孕激素的刺激物反应 ,可能导致在息肉存在的部位种植失败。已有作者提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其血清中免疫抑制糖蛋白的水平增高,可能导致其种植失败。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还可能导致局部的炎性反应,或宫腔形态的改变,因此影响正常的种植及胚胎发育。
在不孕症治疗中,若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均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不过,对于在促性腺激素刺激过程中发现的息肉,其处理方式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对于小于20mm的息肉,对其尚无最佳的治疗方式。在选择治疗方式前,应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缺乏有力的数据证明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对于自然妊娠或辅助生育中种植率及活产率的影响。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