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今年56岁,绝经大半年,最近几个月来经常失眠、盗汗、容易生气。老公孩子都抱怨我脾气古怪……我也曾听说过激素治疗,但我怕补充雌激素会生癌,所以一直忍着,但是更年期症状越来越厉害……”短短几句话反映当前中国1.6亿中老年女性的心声,她们正备受更年期的困惑与痛苦。其中大多数女性把更年期视作自然生理现象,不需干预,顺其自然;少数女性四处寻求帮助与治疗,她们或许知道更年期症状需要激素治疗,但是她们又会’谈激素色变”——唯恐用了激素会发胖,甚至会得乳腺癌,子官内膜癌等,现在,我们就从更年期与激紊治疗的关系说起。
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年龄向老年转换的时期。准确的理解应该叫子嗣绝经期,年龄在40~55岁.这个时期内卵巢功能逐步衰退直功能丧失。目前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在50岁左右。决定绝经年龄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往往还与营养、生育、肥胖、生活方式等有关。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的降低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近期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中远期的疾病如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与各种代谢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自主神经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发病年或更长时间。程度重者每天可反复发作1~10次,每次持续1~15分钟不等,严重影响着生活和工作。其他常见症状有头重感、失眠、烦躁、易怒、易激动、忧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全身倦怠疲乏感、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皮肤异常感觉等。女性在嗣绝经期的各种症状是逐渐出现的。症状的多少及严莺程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大约有75%的女性发牛嗣绝经期综合征,但只有10%~25%的患者症状较重需要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患者可表现为阴道十涩、疼痛、疼痛和困难、排尿困难、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和尿路感染。骨质疏松患者外在表现有,腰背酸痛、身高变矮、弯腰驼背,其危害易发生骨折,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以上这些疾病和问题是由于雌激素降低所引起,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确立了绝经后使用雌激索和孕激素治疗;80年代以后证实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加用毕激素可消除单用雌激素所致的子宫内膜癌危险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心用研究,国际绝经学会组织对绝经期激素治疗达成以下共识:
1、绝经后女性如有更年期症状,又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主张尽早应用激素治疗,早期使用,利大于弊。
2、应症范围内女性进行利弊评估,只要益处超过风险,就有应用价值。
3、根据个体差异应用最低的有效生理剂量,选用不同的药物种类及使用途径,选择个性化的激索治疗方案。
4、后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丢失及骨折,还可对心血管及脑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5、绝经后连续应用5年是安全的,用药期间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对个体的危险因素和受益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个体需要决定疗程的长短。
根据以上用药原则。对于有较典型更年期症状的和有激素替代治疗意愿的女性,可以考虑应用激素治疗,但是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认真检查后,才可判断能否用药,选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严密和规律的随访来决定服药时间的长短,综上所述,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女性都需要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会使一部分女性健康快活地度过更年期,也使一部分女性永远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保持高水准的生活品质。
分享:
乳头溢液是女性乳腺病患者常见症状之一,约占常规乳腺检查患者时的5%~10%,乳腺多种良、恶性病变均可有乳头溢液,临床上常无可触及的肿块,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难以确定,需借助于乳腺导管镜检查、乳腺导管造影和乳腺导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细胞因子测定来确诊。
1、选择性钼靶乳腺导管造影 将76%泛影葡胺注入至病变乳管内后在X线下摄片,对乳头溢液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体检无肿块,或其他检查阴性者,可观察病变乳管系统的分枝形态,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和累及范围。在造影剂中加入染色剂,不但可用于术前重新确认病变乳管,还可用于指导手术切除边界,以保证病变乳导管系统被准确完整地切除。
2、磁共振乳管造影 三维成像和CT乳管造影三维成像可提供病变乳管和病灶的的立体定位,但技术尚不成熟,临床应用不多。
3、乳腺导管镜检查 是通过超细光导纤维对乳腺导管管腔和管壁进行观察的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的镜身有直径0.4mm、0.7mm和0.9mm不等,可观察至Ⅲ级导管。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定位、定性准确。
乳腺导管镜检查的益处有:
①明确手术指征,对有溢液的正常导管或导管扩张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②明确手术部位和范围,提高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切除;
③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条件;
④对乳管炎及导管周围炎,可行冲洗治疗。还可将冲洗液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测定。通过乳腺导管镜检查,使外科医生解决了一直受到困扰的乳头溢液问题。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