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患者体内HCG水平较正常宫内妊娠低,但宫外孕的具体HCG值没有一定标准,临床上主要通过连续动态监测血HCG值的增长趋势,同时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尽早明确宫内妊娠,从而来排除宫外孕。
宫外孕,医学上称为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HCG,全称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是诊断早孕的最敏感方法,它能维持月经黄体寿命,使其增大为妊娠黄体,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
宫外孕发生流产或破裂后,诊断多无困难。在宫外孕早期,因临床表现不明显,临床上主要采用辅助检查来确诊,如血HCG测定、阴道超声检查等。血HCG测定对早期诊断宫外孕至关重要,但我们很难依据某次血HCG值来判断宫外孕与否,一般我们需连续动态监测患者血HCG值,对于宫内正常妊娠而言,孕6-8周时,血HCG值每日应以66%的速度增长,如48小时血HCG值增长速度<66%,提示妊娠孕后不良。所以如果血HCG值倍增时间小于1.4日,宫外孕可能性极小(血HCG值增长一倍需要的时间不足1.4日,基本不考虑宫外孕);如血HCG值倍增时间大于7日,宫外孕可能性极大(血HCG值增长一倍需要的时间大于7日,考虑宫外孕)。临床上,一般将血HCG值与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起来诊断,当血HCG>2000iu/l,阴道超声未探及宫内胎囊时,宫外孕诊断基本成立。
分享:
由于子宫肌瘤与雌激素有关,因此治疗肌瘤的药物多数与降低雌激素水平或拮抗雌激素有关。常用药物有: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GnRHa能导致大多数患者的闭经,并且三个月的治疗可使患者的肌瘤体积减少约35-65%,但停药数个月内,肌瘤的大小会逐渐恢复到治疗前的大小。因此作用是暂时的,主要用于大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或宫腔镜手术困难缩小肌瘤后手术可降低手术难度。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使用1天后可以减少组织卵巢和外周雌激素的产生,降低雌激素的水平。基于它们的作用机制,这些药物见效较快,但是副作用要远少于GnRH类似物。若干小样本研究与个案报道观察到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减少子宫肌瘤的大小与症状。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抗孕激素活性能对子宫肌瘤中高于正常水平的孕激素受体起作用。若干个研究显示高剂量米非司酮可以减少肌瘤的体积大约26-74%。其效果可以和使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相比,并且在停米非司酮后肌瘤的复发率较低。在使用米非司酮后闭经率可达90%,在盆腔压迫改善的同时,骨密度保持稳定。米非司酮的副作用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和一过性的转氨酶水平升高。
总结起来,子宫肌瘤目前缺乏一个简单、价廉、安全有效的长期药物治疗方案,这就是说,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主要还是手术治疗。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