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儿女科疾病如外阴炎,阴道炎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儿童卵巢功能不健全,会阴部皮肤粘膜菲薄,抵抗能力差,故外阴炎,阴道炎是小儿外阴部常见疾患之一。
外阴阴道炎已成为女性少年儿童生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婴幼儿患外阴炎时,常因外阴痛痒而烦燥不安,有时用手搔抓,检查可见外阴红肿,充血严重时外阴皮肤粘膜破溃,有分泌物,轻者流淡黄色液体,重者呈脓性分泌物;大学龄儿童常因患上外阴炎而坐卧不安、烦燥、情绪不稳定,并有烧灼感,不但影响学习,而且不利与同龄儿童交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外阴阴道炎与患儿不良生活习惯和不洁生活环境有关,如患儿尚无经常清洗外阴的习惯,或是清洗过度,使用沐浴乳、肥皂清洗外阴;浴具混用,衣物混洗十分常见;家长有病殃及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孩子大便后用错误的“从后向前”的揩拭方法。若您的孩子外阴有异常症状出现,请及时至医院就诊。
分享:
产科病症之一。表现为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目眩,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谈涌气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口噤,不省人事。
产后血晕多由于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加之生产时产程过长,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产时体虚受寒,寒凝血瘀,气逆于上等引起。
常见证型有:
1、血虚气脱型产后血晕。证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渐至昏迷不省人事,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治宜益气固脱,方用参附汤、大补元煎等。
2、血瘀气逆型产后血晕。证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神昏口噤,面、唇、舌色紫暗,脉涩。治宜活血祛瘀,开闭醒神,方用黑神散等。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