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指非月经期的盆腔痛持续6个月以上,产生功能障碍或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它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在15~73岁人群中发病率为3.8%。CPP病因复杂,可由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引起。因此对CPP确诊较困难,治疗效果不理想,疼痛的发作给患者带来生理与心理的痛苦,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常见病因有: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慢性盆腔炎;
三、盆腔静脉瘀血或曲张;
四、既往手术后盆腔脏器或腹膜粘连;
五、其他特殊情况等。
妇科慢性盆腔痛是较难诊治的疾病,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诊断,可借助一些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可直接探视盆腔,取组织行病理检查,为妇科慢性盆腔痛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总之、慢性盆腔痛疾病病因多样,症状不典型,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治疗就更加难以抉择,有待在今后的疾病研究,治疗中摸索,完善。
分享:
怀孕初期胃疼为孕期常见症状之一,常在孕6周左右出现,绝大多数在孕12周后自行消失。
1、在怀孕初期,孕妇受体内激素水平(主要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影响可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下降、喜食酸食、厌恶油腻、胃部恶心反酸难受、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部分孕妇可单独出现胃部不舒服、胃疼等症状。这是由于怀孕后胎盘分泌大量孕激素,使得孕妇平滑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如胃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酸性胃容物逆流至食管下部产生胃烧灼感,即胃部恶心反酸难受。妊娠呕吐加上胃内容物逆流,从而加重胃不舒服感,引起胃疼。怀孕早期是孕妇最难受的阶段,饮食上可以少食多餐,选择清淡饮食、容易消化、自己爱吃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活动,如散步、练瑜伽等,必要时可口服健胃消食片有助消化。
2、通过饮食调节,若胃疼无改善,不排除胃部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可能。若孕前存在胃病,怀孕之后激素影响及早孕反应可诱发或加重胃病,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总之,胃疼属于怀孕初期的常见症状之一,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采用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无缓解或者病情加重者、甚至发生妊娠剧吐,需立即就医,行进一步诊治。
分享: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