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级专业妇产
天津医大医联体
京津三甲医生
首页文章详情

妇科化验单解读

文章发布时间
2023-05-10

妇科化验单解读

  一、关于优生TORCH筛查

  1、什么是TORCH筛查?

  TORCH筛查主要是检查准备怀孕的女性母体是否有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观察的指标是母体血清中是否有上述病原体的抗体-IgG和IgM的存在;IgG代表远期感染,不用治疗,可以怀孕;IgM代表近期感染,需治疗后怀孕为宜。

  2、TORCH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检查合适?

  TORCH是几种病毒的缩写,T代表弓形虫感染,R代表风疹病毒感染, C代表巨细胞病毒感染, 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O即others,比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螺旋体等。TORCH可经过胎盘和产道感染胎儿,引起宫内感染、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先天畸形、新生儿期感染,乃至青春期发育障碍。

  TORCH感染后,患者特异性抗体IgM、IgG可迅速升高,IgM出现早,可持续6-12周,而IgG出现晚,但可维持终生。因此,我们常把IgG阳性看作是既往感染,而IgM阳性则做为初次感染的诊断指标。TORCH 筛查最好在孕前2-3个月检查,如IGM抗体阳性治疗后再怀孕,必要时孕早期再复查。

  3、TORCH对母儿有什么影响?

  弓形虫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猫与其他动物是传染源。后天感染轻型者常无症状,但血清中可查到抗体;重型者可引起各种症状,如高热、肌肉或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通过胎盘宫内感染者可引起死胎、流产或早产,出生后可表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眼、内脏的先天损害。

  孕妇感染风疹多在怀孕l~6周时,除可致流产、胚胎死亡外,所生婴儿还可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耳聋、小头畸形和心脏畸形风险,lgM抗体阳性提示有近期感染,必要时应终止妊娠。

  巨细胞病毒lgM抗体阳性提示病人近期有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严重者可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不良。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疱疹性口腔炎、湿疹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外阴阴道炎等,生殖器官以外的感染多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由单纯疤疹病毒-Ⅱ型引起。TORCH筛查不能区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或单纯疱疹病毒-Ⅱ型。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

  梅毒螺旋体会使胎儿受到感染,致使新生儿发生脓毒血症而死亡,侥幸存活者也可能是先天性梅毒患者。

  4、如何应对TORCH筛查?

  弓形虫传染源是动物,感染途径是与动物密切接触和生食肉类。建议怀孕前半年远离动物和宠物,并注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肉类,注意生熟炊具分开使用。高温人群孕前筛查,IgM阳性者建议3个月后再怀孕。

  孕前风疹病毒抗体检查阴性,可以注射风疹疫苗,有效率达98%,并且是终身免疫。疫苗注射后3个月内不能受孕,孕早期也不必再复查风疹病毒相关抗体。

  我们国家巨细胞病毒的成人感染率超过90%,准备怀孕的妇女可在孕前进行巨细胞病毒 IgG抗体检测,阳性者可不再做相关检测,IgG可以终身存在。怀孕后一般不会发生原发性感染,但不排除孕后有类似流感症状的继发性感染,必要时可进行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和IgM抗体检测。

  我国成人多数已有过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多数妇女也已经获得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因此这类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很少发生。所以目前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孕前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如果孕期有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体征、经实验室检测确认,建议分娩时行剖宫产。

  孕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确诊,及时治疗,治愈后再怀孕。如果孕早期感染,应在孕16周前接受正规治疗。

  二、关于女性内分泌即性激素六项检查

  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泌乳素(PRL)。现在很多患者来医院要求检查性激素六项,但在月经的不同时间检查的性激素,分别有不同的意义,要综合全面正确的解读才能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治。

  激素分泌的高峰:

  雌激素:2个分泌高峰,分别在排卵前和排卵后7-8天;

  孕激素:1个分泌高峰,在排卵前和排卵后7-8天;

  卵泡刺激素(FSH):1个分泌高峰,在排卵前24小时;

  黄体生成素(LH):1个分泌高峰,在排卵前24小时。

  1、基础内分泌检测时间及结果判定

  检测时间:建议在月经的第2-5日,早晨10-11点抽血检查,和饮食无关系,可反映卵巢的基础状态和其储备能力或某些病理状态。

  结果判定:

  此时不是看E2 有多低来判定雌激素不足,而是此时E2 应小于50ng/L,若高于此值提示卵巢储备不良,往往会有月经提前,21-25天来一次;

  此时FSH高于10IU/L以上同样提示卵巢储备不良;

  FSH高于25IU/L则提示卵巢早衰;

  LH/FSH≥2、T的升高可协助诊断多囊卵巢。

  PRL>100ng/ml应行头颅及蝶鞍部位磁共振(MRI)检查排除垂体肿瘤。

  此时孕酮肯定是低的,有的医生查基础内分泌只查5项不查孕酮就是这个道理。

  此时LH与FSH均应位于3-7IU/L且数值接近较为理想。

  2、排卵期检测

  此时主要检查E、LH和P。主要目的是看有无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断是否接近、或已排卵,与B超卵泡监测协同运用指导治疗。

  3、黄体期检查

  最佳时间是经前一周,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6-7天时。此时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高峰,孕酮最高可达40nmol/L。抽血后7天左右来月经提示时间计算准确。孕酮高峰时值在15nmol/L一下,可考虑黄体功能不全,反复流产者此时检查意义较大。此时孕酮水平<3nmol/L可确定无排卵。

  三、关于妇科肿瘤标记物检查

  肿瘤标记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目前发现的肿瘤标记物有80余种,较为常用的有30余种。目前无任何一种肿瘤标记物为某一独特肿瘤专有,各种肿瘤可具有相对较特殊标记物,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1、糖链抗原肿瘤标记物:

  CA125: 95%的健康成年妇女CA125的水平≤35U/ml,80%卵巢上皮癌患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正常值<35IU/ml),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缓解或恶化相一致,可用于病情监测,敏感性高,尤其对浆液性腺癌更具特异性。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如在盆腔炎症、月经期、怀孕时检查,CA125有可能升高,这些因素去除后CA125有可能恢复正常;另外,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

  CA199:在卵巢粘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可以升高,也是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CA19-9可监测肿瘤复发与判断预后,但特异性欠佳。CA19-9明显升高时,首先应考虑为肿瘤性病变,但应注意排除如盆腔炎等良性病变。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外阴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病情的进展有关,可用于检测鳞癌的临床过程。

  其他:CA15-3在消化道肿瘤及部分浆液性卵巢癌中可升高,但应排除妊娠引起的升高;NB/70k在早期卵巢癌可以有50%的患者阳性,并且粘液性囊腺癌也可以阳性;HMFG2在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阳性率;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2、胚胎、胎盘性肿瘤标记物:

  癌胚抗原(CEA) :在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宫颈粘液性腺癌中可以升高。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很难测出,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

  甲胎蛋白(AFP):是卵巢内胚窦瘤(卵黄囊瘤)及含有内胚窦瘤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另外,AFP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病患者和孕妇。

  HCG:是原发性卵巢绒癌以及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另外临床上常用于早孕、宫外孕、葡萄胎以及与妊娠相关疾病的筛查。

  3、酶及同工酶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可发生改变,在国家小细胞癌及卵巢无性细胞瘤中,NSE均可升高。

  4、激素及激素受体肿瘤标记物:

  肿瘤分泌的原位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产生较高水平雌激素,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性早熟;睾丸间质细胞瘤可分泌雄激素

  异位激素:宫颈小细胞癌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子宫肌瘤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常用的激素受体有: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可作为分化好、对激素治疗敏感的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指标。

  5、病毒标记物:HPV(人乳头瘤病毒)16、18、31、33、35与宫颈CIN及宫颈癌关系密切。

  6、肿瘤相关物质标记物、生长因子和基因标记物。

分享:

子宫肌瘤可以药物治疗吗

       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在肌瘤组织中,发现有雌孕激素受体,并明显高于子宫肌肉组织,故分析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大量研究表明, 子宫肌瘤瘤体雌激素受体含量与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成正比, 雌激素还可刺激子宫肌瘤的增生。基于上述理论,通过应用具有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使肌瘤缩小,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但一般不能使肌瘤消除及根治,往往停药后,随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恢复而有肌瘤复发和再长大的可能。因此这些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包括:①有生育要求;②近绝经者;③手术前减少出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④术前使肌瘤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⑤拟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 antagonist,GnRHa) 可产生抑制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分泌作用,降低雌二醇到绝经水平,藉以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目前常用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目前临床多用于:①术前辅助治疗3~6个月,待控制症状、纠正贫血、肌瘤缩小后手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避免输血;②对近绝经期患者有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作用。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瘤效应:①直接对抗孕酮活性或抑制PR基因表达;②抑制
  子宫肌瘤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③减少子宫动脉血流。服用米非司酮50mg隔天1次,连续3个月,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 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清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变化,雄激素水平轻微升高。子宫内膜活检,用药后未见癌前病变。因而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米非司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在临床应用较普遍。
  三苯氧胺
  三苯氧胺为双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种非甾体的抗雌激素药物,它是通过与胞浆中刺激素受体
  (ER)竞争性结合,形成TMX-ER 的复合物运送至细胞核内长期潴留。TMX(tamoxifen,TMX)作用于垂体,继而影响卵巢,同时对卵巢有直接作用。有文献报道单独应用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且三苯氧胺具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个别患者长期应用可诱发子宫内膜癌。有报道三苯氧胺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从理论上讲此配伍是抗雌、孕激素的联合化疗,应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他药物
  雄激素衍生物类(19去甲睾酮衍生物―孕三烯酮及17A-乙炔睾酮衍生物―丹那唑)及雄激素类药物(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
  药物治疗的方向
  尽管上述药物均有临床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除GnRHa 类药物外,其余药品在说明书上均未被列入子宫肌瘤的适应证中。只有GnRHa是获得FDA 批准可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纠正子宫肌瘤导致的出血及贫血症状。
  将来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的发展方向为阻断调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生成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正常的子宫平滑肌只有很少或无一种将循环中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芳香酶,而子宫肌瘤则在肌瘤原位表达此酶,因而使其能充分生长。肌瘤体积越大,此酶的表达越多。因此, 为避免传统药物治疗的系统性低雌激素症状,研究能够抑制此种芳香酶,而不影响正常的卵巢功能的药物,是目前的研究主流。       

分享:

上一篇
相关阅读
津ICP备19008783号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